消息人士透露,商務部將于近期陸續(xù)公布一系列削減貿易順差、調整貿易結構的政策,首當其沖的便是一攬子促進口的措施將在6月份出臺。
據華夏時報5月15日報道,10.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曇花一現后,4月份又再度回歸順差格局。
海關總署5月10日公布外貿數據顯示,4月,中國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.9%,進口增長了21.8%,貿易順差顯著擴大至114.3億美元。從數據上分析,出口的高速增長以及進口增速的明顯放緩,成為4月份百億順差的有力推手。
“貿易順差是由于進口回落較多且低于預期。”國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鄒璐稱,“前期進口快速增長主要跟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有關,但這種價格上漲必然會抑制進口需求,所以進口增長難以持續(xù),并出現較快下滑。”
另一方面進口形勢也并不樂觀。剛剛結束的第109屆廣交會上短單、小單占到90%以上,未來出口形勢仍十分嚴峻。
今年商務部主要工作便是“穩(wěn)出口,擴進口,減順差”,如今看來要完成擴進口和減順差的目標并不簡單。消息人士透露,商務部將于近期陸續(xù)公布一系列削減貿易順差、調整貿易結構的政策,首當其沖的便是一攬子促進口的措施將在6月份出臺。
進口驟降
與3月相比,4月出口規(guī)模僅上升了35.86億美元,而進口規(guī)模大幅下降了78.97億美元。
對于4月份進口同比增速明顯回落,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表示,一個重要因素是,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及數量增長均有所放緩。從4月份PMI分項指數可以看出,采購量指數下滑至53.8,購進價格指數則下滑至66.2。
興業(yè)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認為,春節(jié)后,鐵礦石、未鍛造的銅及銅材、原油進口量均顯著低于去年同期,且4月份跌幅繼續(xù)擴大。同時,統(tǒng)計局3月份產成品庫存數據顯示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、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yè)庫存均維持在高位。另外,3、4月份銅礦、原油進口價格均維持在高位,令原材料進口價格和國內產成品價格嚴重倒掛。“我們由此推斷,很可能是高庫存和價格倒掛令企業(yè)生產意愿減弱,從而對大宗商品需求減少。”魯政委對記者說。
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則認為,近期國家大宗商品市場出現高位調整,也對4月份進口總額回落產生了一定影響。
另一方面,進口下滑還與日本地震有關。4月份,從日、韓、中國臺灣3個主要零配件進口地的進口維持低位,進口額占比分別為4.7%、14.1%和6.2%,分別較上月下降12.0、4.4和4.1個百分點,均大幅低于進口總體增速21.8%。魯政委告訴記者,這種狀況在3月份已經出現,4月份表現更加明顯。
調結構兩手抓
曾經一季度的貿易逆差,讓人一度瞬間錯覺“外貿結構調整奏效了”,然而重新回歸順差狀態(tài),說明目前糾正經濟失衡的調整仍未到位。
“前一季度出現的逆差態(tài)勢不可持續(xù),因為中國的進出口結構沒有根本轉變,這種轉變需要中國經濟轉型的改善,而這一過程較為緩慢。”鄒璐認為,從目前來看,還會持續(xù)大幅貿易順差的態(tài)勢,但仍將較去年有所下降。
目前國內銀根緊縮,經濟減速的預期增強,對進口需求起了抑制作用;國際方面,雖然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輪下滑,但整體價格水平仍處于近年來高位。石油、金屬、大豆、鐵礦石等商品的高價格也是中國少進口的重要原因。從具體數據看,中國進口大宗商品的數量增長遠遠落后于金額增長。短期內,中國的通脹壓力和商品市場的高價格很難根本改觀。因此,可以預見,未來幾個月,進口減速和順差回升的趨勢很可能會持續(xù)下去。
陸志明分析認為,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,未來新興市場通脹壓力繼續(xù)加大,政策調控緊縮局面持續(xù),而發(fā)達國家經濟復蘇狀況同樣受通脹壓力持續(xù)升溫影響可能有所停滯,這些因素將給我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。
商務部4月下旬發(fā)布的2011年春季對外貿易形勢報告也指出,今年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加、擴大進口政策支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,進口增幅有望快于出口,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。
“商務部下一步不會再壓出口,而另一方面則需要積極促進口,如何平衡這‘一進一出’兩者之間的關系,是調結構、促平衡的關鍵。”商務部研究院李明說。
記者采訪獲悉,一系列削減貿易順差、調整貿易結構的政策近期有望陸續(xù)出臺,首先是促進口的具體措施將會在6月份公布,而關于部分高污染、高能耗、產能過剩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也可能再次做出調整。
據華夏時報5月15日報道,10.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曇花一現后,4月份又再度回歸順差格局。
海關總署5月10日公布外貿數據顯示,4月,中國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.9%,進口增長了21.8%,貿易順差顯著擴大至114.3億美元。從數據上分析,出口的高速增長以及進口增速的明顯放緩,成為4月份百億順差的有力推手。
“貿易順差是由于進口回落較多且低于預期。”國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鄒璐稱,“前期進口快速增長主要跟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有關,但這種價格上漲必然會抑制進口需求,所以進口增長難以持續(xù),并出現較快下滑。”
另一方面進口形勢也并不樂觀。剛剛結束的第109屆廣交會上短單、小單占到90%以上,未來出口形勢仍十分嚴峻。
今年商務部主要工作便是“穩(wěn)出口,擴進口,減順差”,如今看來要完成擴進口和減順差的目標并不簡單。消息人士透露,商務部將于近期陸續(xù)公布一系列削減貿易順差、調整貿易結構的政策,首當其沖的便是一攬子促進口的措施將在6月份出臺。
進口驟降
與3月相比,4月出口規(guī)模僅上升了35.86億美元,而進口規(guī)模大幅下降了78.97億美元。
對于4月份進口同比增速明顯回落,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表示,一個重要因素是,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及數量增長均有所放緩。從4月份PMI分項指數可以看出,采購量指數下滑至53.8,購進價格指數則下滑至66.2。
興業(yè)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認為,春節(jié)后,鐵礦石、未鍛造的銅及銅材、原油進口量均顯著低于去年同期,且4月份跌幅繼續(xù)擴大。同時,統(tǒng)計局3月份產成品庫存數據顯示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、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yè)庫存均維持在高位。另外,3、4月份銅礦、原油進口價格均維持在高位,令原材料進口價格和國內產成品價格嚴重倒掛。“我們由此推斷,很可能是高庫存和價格倒掛令企業(yè)生產意愿減弱,從而對大宗商品需求減少。”魯政委對記者說。
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則認為,近期國家大宗商品市場出現高位調整,也對4月份進口總額回落產生了一定影響。
另一方面,進口下滑還與日本地震有關。4月份,從日、韓、中國臺灣3個主要零配件進口地的進口維持低位,進口額占比分別為4.7%、14.1%和6.2%,分別較上月下降12.0、4.4和4.1個百分點,均大幅低于進口總體增速21.8%。魯政委告訴記者,這種狀況在3月份已經出現,4月份表現更加明顯。
調結構兩手抓
曾經一季度的貿易逆差,讓人一度瞬間錯覺“外貿結構調整奏效了”,然而重新回歸順差狀態(tài),說明目前糾正經濟失衡的調整仍未到位。
“前一季度出現的逆差態(tài)勢不可持續(xù),因為中國的進出口結構沒有根本轉變,這種轉變需要中國經濟轉型的改善,而這一過程較為緩慢。”鄒璐認為,從目前來看,還會持續(xù)大幅貿易順差的態(tài)勢,但仍將較去年有所下降。
目前國內銀根緊縮,經濟減速的預期增強,對進口需求起了抑制作用;國際方面,雖然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輪下滑,但整體價格水平仍處于近年來高位。石油、金屬、大豆、鐵礦石等商品的高價格也是中國少進口的重要原因。從具體數據看,中國進口大宗商品的數量增長遠遠落后于金額增長。短期內,中國的通脹壓力和商品市場的高價格很難根本改觀。因此,可以預見,未來幾個月,進口減速和順差回升的趨勢很可能會持續(xù)下去。
陸志明分析認為,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,未來新興市場通脹壓力繼續(xù)加大,政策調控緊縮局面持續(xù),而發(fā)達國家經濟復蘇狀況同樣受通脹壓力持續(xù)升溫影響可能有所停滯,這些因素將給我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。
商務部4月下旬發(fā)布的2011年春季對外貿易形勢報告也指出,今年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加、擴大進口政策支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,進口增幅有望快于出口,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。
“商務部下一步不會再壓出口,而另一方面則需要積極促進口,如何平衡這‘一進一出’兩者之間的關系,是調結構、促平衡的關鍵。”商務部研究院李明說。
記者采訪獲悉,一系列削減貿易順差、調整貿易結構的政策近期有望陸續(xù)出臺,首先是促進口的具體措施將會在6月份公布,而關于部分高污染、高能耗、產能過剩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也可能再次做出調整。